东莞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

专业塑胶模具制造设计/注塑/组装/ODM/OEM

大银塑胶:为好设计制造,让客户的产品快速上架
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» 动态资讯 » 大银问答 » 注塑加工塑料选用:为何塑料不能随意混合?

注塑加工塑料选用:为何塑料不能随意混合?

返回列表
来源: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-09-27 14:55:46
    注塑加工塑料选用过程中,塑料混合使用的核心禁忌源于材质特性差异,尤其在注塑加工中,不当混合会直接导致塑件报废(废品率超90%)。需先明确塑料核心分类的特性差异,再解析混合风险的底层逻辑:
    一、塑料核心分类:结晶与非结晶的本质区别
    两类塑料因分子结构不同,性能与加工适配性差异显著:
    结晶塑料:分子呈有序规整排列,如PP(聚丙烯)、PE(聚乙烯)、PA(尼龙)。特点是有明确熔点(如PP熔点165℃)、表面致密光滑,但极性弱——油墨、涂层难以附着,装饰性差,需经电晕处理才能短暂印刷,且易脱落。
    非结晶塑料:分子无序排列,如ABS、PC(聚碳酸酯)、PMMA(亚克力)。无固定熔点(如ABS软化区间105-120℃),表面具一定极性,能稳定吸附油墨、镀铬层,是电子产品外壳、家电面板的首选材质。
    二、混合使用的核心风险:结晶与非结晶的适配禁区
    1.跨类别混合:必然报废的致命冲突
    结晶与非结晶塑料绝对禁止混合,根源是分子相容性与加工参数的双重冲突:
    分子层面:两者极性、结晶度差异大,熔融后难以均匀混合,形成“微观分层”,塑件表面出现银纹、气泡(水汽与未相容颗粒引发),严重时起皮脱落;

    加工层面:结晶塑料需较高成型温度(如PA需250℃),非结晶塑料过热易降解(如ABS超260℃分解),温度适配失衡导致塑化不均,模具型腔填充时出现缺料与飞边并存的矛盾。

注塑加工塑料选用

    2.同类混合:相对安全但需控纯度
    同类塑料因分子结构相近,混合后性能影响较小:
    如结晶类的PP与PE混合,非结晶类的ABS与PS(聚苯乙烯)混合,相容性较好,仅会轻微改变韧性或硬度(如PP中混10%PE可提升抗冲击性);
    但需注意纯度,若混入跨类别杂质(如ABS中混5%PP),仍会引发表面缺陷,需通过红外光谱仪检测分拣。
    总结
    塑料混合的关键原则是“同类可控、跨类禁止”。结晶与非结晶塑料的分子特性与加工需求完全冲突,混合后无补救空间;即使同类混合,也需保证纯度与比例精准。注塑加工中,严格分拣材质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前提。
    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30年专注模具制造,作为开模注塑代工生产厂家,提供一站式OEM/ODM服务。擅长产品结构优化降低开模注塑成本。拥有完整的产品设计与制造团队,提供优良的产品设计服务;拥有模具加工设备与多年模具制作经验,为客户提供各类塑料产品制造服务。拥有5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,30年模具开发经验,50多位研发人员,100多台注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