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模注塑厂溢料解决:设备与模具维度全解析
来源: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-09-27 14:40:52
开模注塑厂溢料解决要这样做!注塑机头溢料(俗称“飞边”)多发生在分型面、滑块缝隙、镶件间隙等模具开合位置,若未及时处理,不仅会造成模具塌陷(单次维修成本超万元),还会导致塑件卡模、脱模失效,不良品率可飙升至30%以上。溢料根源集中在设备适配与模具状态两大核心,具体解析如下:
一、设备维度:力与精度失衡的直接诱因
1.合模力不足
合模力需满足“≥注射压力×塑件投影面积×1.2(安全系数)”,若选型偏小(如塑件投影面积200cm²、注射压力100MPa,需合模力2400kN却用2000kN设备),熔料会顶开分型面形成溢料,长期易导致模板永久变形。
2.合模装置调节失效
肘杆机构未完全伸直(伸直度偏差>2°)会造成合模不均衡,模具平行度误差超0.02mm/m,出现“一侧密合、一侧缝隙”,注射时熔料从缝隙溢出;需通过百分表校准肘杆行程,确保四个拉杆受力均匀。
3.关键配件磨损
止回环间隙>0.02mm会导致熔料倒流,增加型腔压力引发溢料;
螺杆/料筒磨损量>0.3mm会使塑化不均,配合入料口冷却失效(水温>25℃),易形成“架桥”导致压力波动,需及时更换配件并检修冷却系统。
二、模具维度:精度与设计缺陷的隐性影响
1.分型面精度不达标
活动模板变形(平面度误差>0.01mm/m)、分型面残留料屑/毛刺,或旧模具疲劳塌陷(凹陷深度>0.03mm),都会破坏密合性;需定期用红丹检测贴合率(≥95%),打磨毛刺并修复塌陷区域。
2.设计与材质适配偏差
型腔偏离模具中心>5mm会导致单边张力过大,注射时单侧溢料;
加工PE、PP等低粘度塑料(熔融粘度<500Pa?s)时,模具精度需提升至IT7级,缝隙控制在0.01mm内,否则熔料易渗入;
入料口未设在质量对称中心(如偏心距>3mm),易出现“一边缺料、一边溢料”,成型孔附近需增设侧浇口平衡压力。
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专注家电模具制造,提供OEM/ODM代工服务。是一家集研发、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制造方案供应商。自有经营产品分别为扫地机器人、塑胶餐具及电子飞镖靶。拥有30年模具开发经验,50多位研发人员,100多台注塑机,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制造服务,为客户创造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