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

专业塑胶模具制造设计/注塑/组装/ODM/OEM

大银塑胶:为好设计制造,让客户的产品快速上架
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» 动态资讯 » 大银新闻 » 铝合金模具注塑成型核心缺陷:填充不足的成因、解决与预防方案

铝合金模具注塑成型核心缺陷:填充不足的成因、解决与预防方案

返回列表
来源: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-09-23 15:39:31
    铝合金模具注塑成型因导热性强(导热系数约120-180W/(m?K),是传统钢模的3-5倍)、轻量化(比同尺寸钢模轻40%-60%)等优势,在注塑领域应用渐广,但也因导热快导致熔料在型腔中降温迅速,易引发“填充不足”这一高频缺陷——表现为塑件型腔未填满、细节缺失或局部缺料,直接影响产品合格率。以下从缺陷特征、成因分类、解决策略到预防措施,系统拆解铝合金模具注塑填充不足的全流程管控方案:
    一、填充不足的典型特征:结合铝合金模具特性的差异化表现
    铝合金模具的高导热性使填充不足的缺陷形态更具针对性,需精准识别以定位根源:
    缺料部位集中:多发生在型腔末端(远离浇口区域)、薄壁筋条(厚度<1.5mm)、复杂纹路细节处——因铝合金导热快,熔料到达这些区域时温度已降至流动临界值(如PP流动临界温度约160℃,PC约220℃),无法继续填充;
    伴随衍生问题:缺料区域常出现明显熔接痕(熔料前锋汇合时温度过低,结合不紧密)、表面缩痕(未填满区域后续冷却收缩无料补充);
    批次波动性大:若铝合金模具未充分预热,开机初期熔料降温更快,填充不足废品率可达15%-20%,随模具温度稳定后逐步降至3%以下,这与钢模“开机即稳定”的特性形成显著差异。
    二、缺陷成因分类解析:从熔料到模具的全链路排查
    铝合金模具注塑填充不足的成因,需从“熔料流动性”“设备参数”“模具状态”“材料处理”四大维度拆解,且需结合其高导热特性分析:
    1.熔料流动性不足:铝合金模具加速降温的“放大效应”
    射料缸温度过低:铝合金模具导热快,若射料缸温度未匹配材料需求(如PP设定170-190℃却实际仅160℃),熔料进入型腔后1-2秒内温度即可下降20-30℃,流动性骤降(熔体流动速率MFR下降30%以上),无法填满远端型腔;
    背压不足:背压<5MPa时,熔料塑化不均(存在未完全熔融颗粒),加之铝合金模具对熔料均匀性要求更高,不均的熔料易在型腔狭窄处(如筋条)堵塞;
    射嘴堵塞/加热失效:射嘴被未塑化颗粒堵塞(孔径φ3mm以下更易发生),或射嘴加热器损坏,导致熔料在射嘴处提前降温固化,实际注射量不足。
    2.设备参数偏差:注射动力与计量精度的双重失衡
    注塑速度/压力不足:铝合金模具型腔散热快,需更高注射速度(常规比钢模高10%-20%)确保熔料“快速充型”,若速度<30mm/s、压力<80MPa,熔料易在充型途中冷却凝固;
    螺杆计量异常:螺杆行程末端无垫料(标准需预留3-5mm),或止退环磨损(间隙>0.02mm)导致熔料倒流,实际注射量比设定值少5%-10%,无法填满型腔;
    注塑机容量不足:注射重量(如塑件单重50g却用最大注射量40g的机器)或塑化能力(每小时塑化量<生产需求)不足,导致熔料供应不及时。
    3.模具状态异常:铝合金模具特有的预处理与清洁要求

    模温过低:铝合金模具导热快,若未预热(模温<30℃)或冷却水路过近型腔(间距<15mm),型腔表面温度过低,熔料接触后瞬间降温,流动性丧失;

铝合金模具注塑成型核心缺陷

    防锈油残留:铝合金模具存储时涂覆的防锈油未清理(尤其型腔、浇道内),会形成薄膜阻碍熔料流动,且油膜与熔料混合易产生气泡,加剧填充不足;
    排气不畅:铝合金模具型腔加工精度高,若排气槽深度<0.02mm或被油污堵塞,型腔空气无法排出,形成“气堵”阻挡熔料前进(常见于型腔末端)。
    4.材料处理不当:吸湿性与颗粒状态的隐性影响
    材料吸湿严重:吸湿性材料(如PA6、PC)含水率>0.2%,高温下汽化形成水汽,与熔料混合后产生气泡,占据型腔空间(相当于减少有效充型体积);
    料斗喉壁粘料:料斗喉区冷却不足,塑料颗粒在喉壁融化粘黏(尤其PE、PP等低熔点材料),导致实际下料量减少,熔料供应短缺。
    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产品研发设计、制造与销售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,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制造商。公司成立于1989年,专精于开模、注塑、后加工及电子组装等相关制程。除代工服务外并研发自有产品可供客户直接贴牌定制生产,拥有5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,30年模具开发经验,50多位研发人员,100多台注塑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