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莞智能扫地机外壳厂家讲解拉伸模具加工稳定性
来源: 大银 发布日期 2025-09-19 17:56:23
东莞智能扫地机外壳厂家的拉伸模具加工稳定性直接决定生产效率(稳定模具停机率≤3%,不稳定模具可达15%以上)与产品合格率(稳定模具不良率≤5%)。模具从设计到量产需经历“设计-加工-组装-调试”全流程,任一环节存在疏漏都会导致成型缺陷(如拉裂、起皱)或生产线停工。以下从四大环节详解稳定性保障的实操方法,为高精度拉伸加工提供支撑:
一、设计环节:奠定稳定性基础,规避先天缺陷
设计是模具稳定性的“源头”,经验丰富的设计可降低试模整改率60%以上,核心需围绕“结构适配、参数精准、风险预判”三大要点展开。
(一)结构优化:适配拉伸工艺特性
核心成型结构设计:
凸凹模圆角:根据材料厚度设定(凹模圆角R=5-8t,凸模圆角R=3-5t,t为材料厚度),避免过小导致材料划伤、过大引发起皱;
间隙控制:按材料类型精准预留(低碳钢取厚度10%-15%,不锈钢取15%-20%),并在图纸标注“间隙均匀性≤0.02mm”;
导向结构:优先采用导柱导套导向(导柱垂直度≤0.01mm/100mm),复杂模具增设内导柱,避免开合模错位。
易损件冗余设计:对细小凸模(直径<5mm)采用“缩短工作长度+导向套保护”,弹簧选用高强度合金材质(疲劳寿命≥10万次),降低后期失效风险。
(二)参数仿真与标准化
模流仿真预判:采用CAE软件(如AutoForm)模拟拉伸过程,预判材料流动轨迹、应力集中区域(危险断面应力需≤材料屈服极限的80%),提前优化压边力、拉伸速度等参数;
设计标准化:建立“典型零件模具库”,如筒形件、盒形件的标准结构模块,减少重复设计误差(标准化设计可使图纸出错率从8%降至2%以下)。
(三)经验性风险规避
避免“理论可行、实际失效”的设计误区:
深拉伸件(拉伸比>3)需分多道次设计,每道次拉伸系数梯度递增5%-10%(如首次m=0.65,二次m=0.7);
异形件需增设工艺切口,平衡变形不均,防止局部拉裂。
大银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产品研发设计、制造与销售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,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制造商。公司成立于1989年,专精于开模、注塑、后加工及电子组装等相关制程。除代工服务外并研发自有产品可供客户直接
模具贴牌定制生产,拥有50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,30年模具开发经验,50多位研发人员,100多台注塑机。